哈尔滨是中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,一直是中共中央东北局、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所在地,为东北解放区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 )~vw"k
党中央迁往哈尔滨 )%$ ;?{v
考虑到哈尔滨是当时最安全的大城市,与苏联最近,便于取得苏联的支援和帮助,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特地批准哈尔滨为特别市,非常重视这块风水宝地,并准备在这里宣布建立新中国。 s:xnJ~ j
H
FxMx
],oICl
毛泽东在哈尔滨火车站 ho2:Exmzz
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当时的注意力虽然向东北倾斜,但是哈尔滨毕竟远离中国腹地,从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转移过去很不容易,中间需要一个中转地,于是又选定了华北的避暑胜地承德,准备把承德作为党中央的临时所在地。 }\'-3cK"
在辽沈战役前夕,东北野战军林彪和罗荣桓曾就党中央迁往东北之事去电请示,考虑到当时的情况,毛泽东回电说:“中央必须留在关内,我亦暂不能离开。” ^4s;
i0V
虽然毛泽东和党中央到东北哈尔滨之事暂时放下,但是党中央迁往哈尔滨的准备还在加紧进行。 D
s[7Hm
就在这时,东北战局发生剧烈变化,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疯狂地向东北增兵,抢占交通要道。毛泽东果断地决定,党中央不再迁往承德,中央军委命令,把中央先行警备团就地改编,隶属于冀察热辽军区。 &I&+8*8
毛泽东改变了主意 2hUF/ZF
1948年4月30日,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、成立联合政府的号召,得到全国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。 ^(}5;Z.2
再说当时国民党政府仍然占领着中国半壁河山,要把那些著名人士接到大连再转往哈尔滨,共商建国大事,绝非轻而易举之事。毛泽东、周恩来亲自设想过几种接送方案,经过几番周折,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下,沈钧儒、郭沫若、李济深等三批民主人士先后经香港安全到达哈尔滨。 '=my@LxQ
黄炎培等第四批民主人士1949年3月14日从香港出发,这时北平、天津已经解放,形势发生很大变化,中共中央决定新政协会议改在北平召开,黄炎培等于3月25日到达北平。 dX$ OKj k
随着三大战役频传捷报,毛泽东认为不必再远征哈尔滨宣布新中国诞生了,但把新中国的首都建在哪里,他还没有考虑好。 _0.ZfTjp[
一天,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去看望毛泽东,毛泽东欣喜异常,他觉得有了可以很好商量这个重要问题的人了。 4X9$|#y
北平成为理想都城 URK7jE
“我们很快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,我想听听你的意见,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?中央虽有考虑,但还没有最后定案。” W3m=o
王稼祥对此也有所考虑。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:“是不是定在北平?”王稼祥的想法正与毛泽东不谋而合,毛泽东笑笑问:“噢,谈谈你的理由。” ,#&d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