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节 平仄 R RxpFkP
TN}j7b
知道了甚么是四声,平仄就好懂了。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: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,平就是平声,仄就是上去入三声。仄,按字义解释,就是不平的意思。 lt!
8SmZ'cg
凭甚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?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,较长的,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(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),较短的,这样,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。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著,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,而不至于单调。古人所谓“声调铿锵”[1],虽然有许多讲究,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。 8'.!RBILV
fGe)Ah
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著的呢?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: (|:<u|4
(1)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; AWG+W`GIZ
HjjY0E
(2)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。 4uB'_ "a
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。 rbyJ:Oz6jt
例如毛主席《长征》诗的第五、六两句: b}]U[N
金沙水拍云崖暖,
{_bF(}
大渡桥横铁索寒。 <e.D>
这两句诗的平仄是: q?}rE6
平平│仄仄│平平│仄, ($7F6O6
仄仄│平平│仄仄│平。 "9Vha97F
就本句来说,每两个字一个节奏。平起句平平后面跟著的是仄仄,仄仄后面跟著的是平平,最后一个又是仄。仄起句仄仄后面跟著的是平平,平平后面跟著的是仄仄,最后一个又是平。这就是交替。就对句来说,“金沙”对“大渡”,是平平对仄仄,“水拍”对“桥横”,是仄仄对平平,“云崖”对“铁索”,是平平对仄仄,“暖”对“寒”,是仄对平。这就是对立。 }pj.OZ
S{.X3ru#dO
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,下文还要详细讨论。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。 un[7Sh,a9
?_?x:L h
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(譬如说,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、湖南人、华南人),那么,问题就很容易解决。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,声调不止四个,不但平声分阴阳,连上声、去声、入声,往往也都分阴阳。像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。这都好办: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,例如把阴平、阳平合并为平声,把阴上、阳上、阴去、阳去、阴入、阳入合并为仄声,就是了。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。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。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,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,就更好了。 f-
f\nCk
avNOt5Q
如果你是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,那么,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。这样,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,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。至于哪些字属入声,哪些字属阳平,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。 P@2|@{6
&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