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历

2025 - 1
   1234
567891011
12131415161718
19202122232425
262728293031 
«» 2025 - 1 «»

存 档

日志文章


2020-11-11

那些年曾经“见字如面”

        人常说,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也真是“夜来幽梦思亲切,日现邮件穿梭行”。 `KkS!'Wd!  
  父亲坐在我的电脑桌旁,戴着老花镜,仔细翻看收到的信件。 :}Niv^soQ  
  刚读完“见字如面”的开头,一转眼,父亲的踪影却不见了。 $ (F%bz&  
  原来,老人家已经离开我快二十年了。 e7f8pM  
  相顾无言语,惟有泪成行。 .GZ2FDf[  
  越是到了父亲的忌日,我自然免不了要回忆那逝去的书信岁月,尤其是那些年曾经以“见字如面”开头的通信时日。 4x-|{fdit  
  当时,父亲在离家百十公里的肥城煤矿做工,一年中除了年度的探亲假,很少有休息的机会。一是老一辈出于奉献精神,认为做工不上班是耻辱,“小车不倒只管推”;二是家庭情况不允许休息。父母分居两地,一个在矿山无休止地上班,赚取微薄的工资;一个在家扶老养幼,打理庄稼,取得一些收成。 (jBjoJez  
  每月月初,母亲总是急切地等待邮递员的自行车铃声和熟悉的吆喝声,之后便急匆匆攥着父亲的手章,领取寄来的工资。月月一封信件,及时说明家里的状况,成了不成文的规矩。有时父亲收到信件晚了,寄回钱的时间迟了,母亲就会坐立不安,唯恐父亲在矿上出事。后来的事实说明,父亲在井下运搬从业37年,从未发生过擦皮伤,可以说,这是父亲送给家人的一份安全厚礼。 fl<K}C  
  信件,捎去思念,捎回平安。我刚入学那会儿,家里的信都是住我家前院的修停大哥来写的。只有初小文化的修停大哥来到家中,不顾一天的劳顿,强打精神,问明意思,写上一封信。修停大哥写信时,趴在桌旁的我,在微弱的煤油灯光下,首先看到的抬眉是:“四叔,你好!见字如面。”修停大哥喊我的父亲“四叔”。第二天,母亲让赶集的大爷从镇上邮局把信件发出去。 e ?A /  
  看着每次写信都得麻烦修停大哥,那时的我就暗下决心,争取多认识一些字,实现自己能写信的愿望。我还在想,远在百十公里以外的父亲如果收到我写的信,就算是爷俩见上一面了。这“见字如面”,算是晚辈们向老人家做的汇报,也是老人家传递爱的方式了。 9)#b9L$K9  
  时光如梭,见识渐增,我能写信了,标上拼音,很是勉强,信的开头,自是少不了“见字如面”。写完信,自己总是得意地抑扬顿挫地念给母亲听,母亲也总是指出一些词义表达不准确的地方或是听起来不顺的话,让我改了再抄出来,这时,不懂的字、不会写的字,有了新华字典的帮助,什么都解决了。 _~|_tLc8:  
  慢慢地,能表达母亲的意思,把信写得流畅了,有时打完腹稿,一气呵成,也不再重抄了。看着我能写信了,父亲回信的频率也高了,嘱咐、交流、希望……字里行间流露着父亲的爱。 '/$B[#/l  
  以后的信件,自是“见字如面”开头,先是汇报大事、急事,譬如急等用钱交学费、等着寄回钱还账、预备置办小推车等家什、修理一下自家院墙……尔后是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状况,写到这些时,母亲便放心地去忙一些家务了,剩下的是我自由发挥、自我表扬的时候了。 "-|oqKJ  
  有一次,看到操劳的母亲一个人忙秋,我实在忍不住,趁着母亲不注意,将母亲的难处写在了信里。细心的父亲,总是从信中看出些端倪,于是在回家与母亲交谈时,将这些作为了重要内容。不管啥时候,年龄再大再成熟,孩子做的事情,也逃不过父母的眼睛。 %]ByP7*{x  
  一直留在我记忆里的,是父亲和奶奶的一次对话。父亲一个劲地说,两口子,一辈子最好都在一起,要不就都当工人,要不就都当农民,相互有个照应不说,关键是相互体贴,分承家里的重担。在一旁的母亲没有听懂其中的意思。只有我,默默盘算起自己今后的生活。 }V2gHa^upE  
  社会总是在无声无息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,等到我上高中的时候,已经很少用写信这种方式与家人交流了。那时,百十公里的路程,一般的信件,要七八天收到,繁琐不说,有时候还误事。于是父母亲商议,别再耽搁孩子的学习,信少写,万不得已的时候,就用电报。1983年初秋的一天,奶奶在老家病得厉害,母亲让家里的哥哥发了一封电报,仍是“见电如面”开头,尔后才是正题。 6+%u ]K  
  十几年后,母亲和两个弟弟随着煤炭矿区“农转非”政策的落实,来到了矿山。我工作的单位与父亲的单位相距不到十里路,交流起来再也不用信件。有时上班时间久了,“创水平上纲要”的会战多了,一周不能见父母亲一面,父亲便从单位打来电话,让我休个班回去看看。原先的“见字如面”,成了“见面如面”。 QM=)WDHJq`  
  有时自己就想,即使和自己敬爱的人相见,和心爱的人吻面,一生耳鬓厮磨,半生依偎身旁,时光也不会很多的。转眼间,父亲已经离我们而去二十个年头了,其间,除了每周在母亲那里聚餐一次,就是我们兄弟平常的交流,也换成了QQ,变成了手机短信,一些家务事的交流或者有好的文字,都用微信。 L.Lv@IOiH  
  近些年,为了交流方便,我家建起了“福”微信群,高兴的时候视频聊天,彻底解决了大问题。 `]V[p Z  
  时代飞速行进,那些年的“见字如面”,也只能权作历史的积淀了。 &;J^:  


类别: 散文之晒 |  评论(0) |  浏览(4662) |  收藏